《左传》有言:"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
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"
在上下五千年浩瀚的华夏文明史中
中国园林可谓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记
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
传递着东方美学的人文优雅和诗意隽永
也映照着千年来国人理想居住的来处与归途
翰林公馆,承匠人之心,凝千年古韵
探寻中国园林之脉,精筑大美东方园景
华夏始祖(炎帝皇帝)
千年古园,源远流长
周文王灵囿图
关于中国园林的文字记载,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,周文王时期的“囿”[yòu]。即圈出一块空地,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生长繁育,并挖池筑台,供帝王和大臣们狩猎和游乐。《诗·毛传》中记载:“囿,所以域养禽兽也,天子百里,诸侯四十里。灵囿,言灵道行於囿也。”拥有“囿”的范围和规格等级,成为天子诸侯的身份象征。
春秋战国时代,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成组的风景,即有土山又有池沼和台。自然山水的主题开始萌芽,并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、栽花种树,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都已具备。及至汉朝,游囿发展成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行宫。汉武帝的私人园林“上林苑”,是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,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,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,造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岛,岛上建宫室亭台,植奇花异草,自然成趣。这种池中建岛、山石点缀手法,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。
名园盛起,美轮美奂
北京颐和园
魏晋南北朝时,由于社会动荡不安,文人士大夫阶级逃避现实寄情于山水,使得私家园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。汉高祖时丞相曹参,汉和帝时大将军霍光皆雅好筑园;董仲舒为一代名儒,也有个私园。茂林富户袁广在北山下筑园“东西四里,南北五里,激流水注其中。构石为山,高十丈余。奇树异草,靡不培植(无不是手工栽种的);重阁修廊,行之,移晷[guǐ]不能遍也(行走一天也不能全部走遍)”。
隋唐之后,造园家与文人、画家相结合,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,引用到园景创作上,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,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。到了明清时期,更是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,当时社会稳定、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,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、乾隆时期最为活跃,如“圆明园”、“避暑山庄”、“畅春园”等等。私家园林则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,如“沧浪亭”、“休园”、“拙政园”、“寄畅园”等等。
南北风情,巧夺天工
苏州拙政园
就地域而言,中国园林又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。北方园林即皇家园林,以帝王宫苑为代表,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,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、轩、榭、寺庙;其规模宏大,建筑体态端庄,色彩华丽,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,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。南方园林又称私家园林,以苏州园林为代表。是私人住宅和花园的结合,面积较小,但布局灵活紧凑,以达到"小中见大"的效果;其风格潇洒活泼,玲珑素雅,曲折幽深,明媚秀丽,富有江南水乡特点,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。
北京颐和园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拙政园、苏州留园,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。其中颐和园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,被誉为“皇家园林博物馆”,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夏季避暑并从事朝政的离宫别苑,也是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。而“拙政园(明代)”、“留园(清代)”又与“沧浪亭(宋代)”、“狮子林(元代)”并称为苏州四大园林,以其意境深远、构筑精致、艺术高雅、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。
匠艺传承,园启东方
翰林公馆效果图
纵览中国古典园林之大观,从源于自然山水的皇家园林,到后期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,师法自然、天人合一的园内景观,曾引得无数文人望景抒情,驻足留墨。承匠人之心、凝千年古韵,翰林公馆依照古代皇家园林之规制,师法江南古典园林之雅致,因地制宜,以“一轴四进,三园九院”布局,把文人八雅融入到庭院的景观布局当中,以“琴棋书画诗酒花茶”为主题,筑大美东方园景。
象征地位的官帽式大挑檐屋顶设计,居中守正、威仪四方,超长皇家礼仪中轴、门厅庭院四进归家礼序,1万方超大中央公园,丈量天地、曲径通幽、层层递进……霸气外露的中庭水景,曲线流畅的高挑重檐,细腻精致的亭台楼阁,方寸之间尽揽天地,千年辉煌历史与人文底蕴皆在举目之间。宅以容身、园以寄情,一扇扇古典之窗,一道道岁月之门,中国园林里的诗情画意,于此从容铺陈。
翰林公馆效果图
盛世国风,翰林公馆
— 临时接待中心 诚邀御鉴 —
地址:百合园农贸市场南面
★免责申明★
本微信系广告。平台所涉及宣传资料包括尺寸、图片、插图、文字描述、周边建筑配套、市政设施或其他资料,仅供参考之用,最终以政府部门标准的文件、图则为准,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《商品房买卖合同》为准,相关内容如有更新,请以最新资料为准。平台部分内容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。